多可机器人在食品行业的突破:包装、码垛、冷链全流程自动化

    2025-09-29 浏览量:12


食品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人力成本持续上升,年轻一代不愿从事重复性体力劳动,食品安全标准越来越严格,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……


这个传统上依赖人力的行业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。多可协作机器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适应性,正在帮助食品企业实现从包装、码垛到冷链物流的全流程自动化突破。


-30℃环境下的自动化难题冷链挑战

冷链食品加工是自动化程度最低的领域之一。极低温环境对设备和人员都是巨大挑战。工人每工作2小时就必须休息,否则会有健康风险。防寒装备影响操作灵活性,导致效率低下。

多可协作机器人打破了这一困境。其特殊的材质和设计使它们能在-30℃的极冷环境中稳定运行,无需休息,不会抱怨,始终保持高精度作业。

 

包装革命从粗糙到精细的蜕变

食品包装看似简单,实则要求极高。不同产品的包装材料、形状、密封要求各不相同,人工包装难免会出现误差。

 

多可协作机器人凭借±0.02mm的重复定位精度,能够处理从软包装到硬质容器的各种包装作业。视觉识别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包装完整性,确保每件产品都完美密封。


智能灵活的堆垛艺术

码垛是食品行业最耗体力的环节之一。传统码垛机器人笨重且编程复杂,适合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,却难以适应食品行业多品种、小批量的趋势。

 

多可协作机器人的柔性特点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负载3-25kg的不同型号机器人可以处理从袋装食品到箱装饮料的各种码垛任务。智能算法自动计算最优堆叠方式,确保稳定性和空间利用率。


安全保障——食品级的防护标准

食品生产对卫生安全的要求极其严格。设备必须符合食品级标准,能够抵抗腐蚀、易于清洁,并且不能产生污染。

 

多可协作机器人通过了IP54防护等级认证,全机身采用防腐蚀材料,支持高压水枪冲洗和食品级消毒。防静电ESD保护确保不会吸附灰尘和微粒,保持作业环境清洁。


节能降耗绿色制造的新路径

食品行业是能耗大户,特别是在冷链环节。多可协作机器人通过优化作业流程,帮助企业显著降低能耗。

 

机器人的精确操作减少了原材料浪费,智能调度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设备空转,最优路径规划缩短了作业时间。这些改进看似微小,积累起来却相当可观。



现代食品消费趋势是个性化、多样化。传统自动化设备难以适应小批量、多品种的生产模式,而多可协作机器人却游刃有余。

通过拖拽示教编程,生产线调整时间从数小时缩短到几分钟。同一个机器人上午生产500克装产品,下午就能切换至1公斤装规格,这种灵活性前所未有。

 

食品行业的自动化转型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答题。人口红利消退、消费升级、竞争加剧……这些因素都在推动食品企业加快智能化步伐。

 

多可协作机器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:模块化设计让部署不再困难,拖拽编程让操作变得简单,柔性特点适应多样化需求,数字化功能赋能持续改进。


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视频号

敏于客户需求洞察,精于应用场景探索,笃于自主求索创新

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,实现人机和谐的未来